3COM对于H-3C——这个华为和3COM于2003年11月17日诞下的“混血儿”——似乎迫不及待。
11月15日,赶在双方约定的三周年期限的前两天,3COM率先启动了竞购程序,欲将华为在H-3C中的所有股权揽入怀中。根据规定,华为需在三日内对此做出回应。
华为是会倾向于针锋相对地竞购,还是会像几年前以7.5亿美元将华为电气出售给爱默生一样,把H-3C卖个好价钱?
3COM下战书
“我们启动了竞标程序。”3COM在11月15日公告称,其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递交了文件,“在仍然积极与华为谈判的同时”,寻求购买华为在H-3C中所拥有的所有股权。
事实上,今年以来,H-3C的竞购者,已接二连三地出现过北电、Juniper网络,以及德克萨斯太平洋(Texas Pacific)、贝恩资本(Bain Capital)、银湖(Silver Lake Partners)三家私募基金的身影。
很显然,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,3COM的决策与步伐更快、更坚决。
2005年11月初,3COM就宣布,按照两年前合资协议,履行以2800万美金购入华为所持的H-3C 2%股权,从而拥有了后者51%的控股股权。
今年8月8日,3COM还正式向华为宣布欲增加其在双方合资公司中股份的意向。
有意思的是,按照游戏规则的设定,率先启动竞价的一方显然拥有一定的主动权。据3COM透露,竞价启动后,“每一次还价,至少要比原来的出价高出2%”。
这意味着如果双方执意要通过竞价的方式来获得控制权,接下来的情景将会是一场资金的赛跑。“除非双方共同同意有其他解决方式,否则这个过程将一直进行,直到有一方叫价胜出。”3COM在公告中表示。
迫不及待的竞购者
“华为如约进入相应程序,具体细节不便披露。”11月17日,华为官方如此答复。
相对于华为的不紧不慢,3COM为何表现得更为主动和迫切?
实际上,对于近年业绩每况愈下的3COM来说,H-3C的重要性已经与日俱增。
根据3COM截至8月31日的2006年第三季报财报,期内3COM的销售收入为3亿美元,净亏损为1410万美元,其中,H-3C为3COM贡献了1.7亿美元销售收入和1820万美元净利润。
相比之下,3COM的另一主要业务网络安全(Secure Converged Networking)的运营情况并不理想。期内,该业务的总收入为1.56亿美元,却产生了3250万美元的亏损。
H-3C估值20亿美元
一位接近华为高管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,目前来看,华为的意愿更加倾向于退出H-3C,“这个历时3年抱大的儿子”,对华为的意义已发生诸多变化。
2003年H-3C成立之初,华为积极与3COM合资的动机,在于避开思科的狙击,获取3COM在欧、美市场的渠道与市场;然而,随着华为2005年在欧洲市场层层推进,以及先后牵手西门子、北电在欧洲与北美展开OEM等合作,H-3C的作用明显弱化。加之华为的高端路由器等核心技术依旧保留在华为公司本身,H-3C在华为业务布局中越来越趋于边缘化。
在此背景下,华为显然更有空间待价而沽。
H-3C总裁郑树生曾向记者透露,2005年,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据了H-3C总体收入的2/3。由此可见,华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能力远远大于3COM在海外的销售能力。此前,双方曾约定:华为负责H-3C中国及日本的销售,3COM则负责海外。
华为的心理价位是多少?
2001年,华为将华为电气以7.5亿美元出售给爱默生。当时,华为电气上一年的销售额为26亿元,利润近3亿元,成交价相当于20倍的市盈率和4倍的净资产。
数据显示,H-3C在2005年的销售额为4亿美元,2006年上半年完成3.24亿美元,第三、四季度增长更迅猛,全年有逼近10亿美元的趋势。
如此,按照华为出售华为电气的经验,H-3C的整体价值的确约为20亿美元,华为在其中的权益约为10亿美元。
3COM的公告还就竞购发布风险预测,“如果我们不能跟华为达成谈判协定,而是通过竞价过程胜出,华为可能将减少它与H-3C的业务往来以及对H-3C的运营协助,这样我们遇到的来自华为的竞争将会加剧。”
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,H-3C员工中,20%出自华为,80%为后来招聘,然此20%的华为人构成了H-3C的核心骨干。“他们中很多人还是占华为的工号,并仍持有华为股份。”该人士称,华为当初成立合资公司时承诺这部分员工,未来的身份可以由员工自己选择。
很显然,“这些人的去留肯定会在出售协定中有相关约定”,由此,这些不稳定因素都会影响到双方未来的谈判。